他是石油勘探领域最早一批留苏学生,曾亲耳聆听毛主席“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教诲;
他是我国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理论的创建者,为国家石油勘探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满怀对党和国家热爱,用一生践行报国初心的地球物理学家。
他就是杜世通,一位执着地球物理行业七十载,深情国家九十年能源魂,一生献给祖国的事业的大先生。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历史不会忘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留学人员远赴苏联、东欧学习,成为我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老一辈的时代先驱表示崇高的敬意。
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石油工业急需科技人才,一大批青年人在党的召唤下到苏联等国学习。凭借着数理化全满分的成绩,杜世通加入了赴苏留学学子的队伍。来到苏联,年轻的杜世通为了国家需求,放弃了自己感兴趣的航空航天专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专业。从此在深耕石油勘探领域,持续发光发热。
“当我踏上列车的这一刻开始,我就下定决心,我这一生,一定是奉献给祖国的。”这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游子在回望这片从小养育他的土地时,年仅二十岁的杜世通所立下的坚定誓言。
在留苏的课堂上,杜世通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做实验、搞研究。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门门科目全部5分。1957年11月17日,还在留苏期间的杜世通终于见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毛主席。
当时,听说毛主席要来苏联作演讲,杜世通激动得久久不能入眠。第二天,他和他的同学们早早地便来到了莫斯科大学礼堂等待。他回忆道,那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近距离亲眼见到毛主席。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主席的谆谆教诲,不断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而这对于年轻的杜世通而言,报效党和国家的信念从此变得更加坚定,从此,他全身心地将自己投入到了石油勘探领域行业中。
瞄准国际先进技术,解决国内物探急需
留学归国后,杜世通被分配到北京石油学院工作。放下行囊,便马不停蹄地奔赴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此后,他将自己的毕生力量都投入到石油物探科研和人才培养之中。
1970到1973年期间,他受国家派遣,远赴阿尔巴尼亚参加石油天然气勘探援助工作。在工作中,他细致查阅文献数据,认真校对核实地震资料,研究阿尔巴尼亚滨亚德里亚盆地地震速度变化规律,制定了该地区地震速度横向变化解释模型和方法,为该地区潜伏石灰岩储集体的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获得阿方高度评价。
一声“出油了!”杜世通知道,他的方案成功了。在遥远的阿尔巴尼亚,杜世通第一次睡了安稳觉。在援阿期间,杜世通在在地震速度横向变化地区的解释方法及地形校正研究中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获得了阿方的高度评价。
文革结束后,人到中年的杜世通又分别前往前苏联和美国交流物探领域先进技术,并为石油大学引进了第一台大型计算机PDP11-45地震资料处理机,用于助推学校的科研工作。
基于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长期积累,杜世通参加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重大课题研究,研制出了“用地震参数研究油藏参数的技术”,为油田储层表征的研究提供了最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一技术比国外研制成功至少早了5年!其研究成果“有限元法地震模拟和偏移在石油勘探的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祖国培养勘探人才是我一生追求的事业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倾尽一生也不过几十年”。杜世通深知,石油工业的后继事业还得靠后继力量来支撑,在坚持科研工作的同时,他将大量的心血倾注于教书育人中。
杜世通爱备课,讲过几十年的课程,每次上课还是要重新准备一遍。在他看来,昨天和今天永远都是不同的,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产生。为师者,只有把前沿的、最新的东西教授给学生,才会让学生“走在前面”。
针对该领域教学过程中缺少专门教材的问题,他认真总结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和成果,一笔一画在方格纸上手写了20余万字的《地震波动力学基础》,填补了该领域教材的空白,成为全国各大高校应用地球物理和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重要教学用书,被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评为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杜老师对我们平时的要求比较严格,经常要求我们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作为杜世通的学生,现已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的宋建国这样讲到。杜老师严父一般的关怀正是督促学生不断进步的长鞭。由于他培养的学生能力强、水平高,在学生毕业面临就业时,“杜世通的学生”便成为了当时学生应聘时的最佳“通行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半个世纪的讲学生涯中,杜世通教授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了十几门专业课程,他的学生遍布世界,不少已经成果斐然,成长为新一代学术带头人,他们在地球物理行业的各个领域里,用自己的学识与力量,为国家和行业,持续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永远都忘不了党和国家对我们留苏学子的恩情啊!”提起那段留苏岁月,杜世通老先生满含热泪:“国家在如此困难的时候,还为我们每个学生准备了留学物资——大到过冬衣服,小到袜子,塞满了整整两大箱!”在采访中,“感恩”是杜世通提到最多的字眼,他也坚持用一生来回报党和国家。
附:杜世通教授简介
杜世通教授是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1934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黄县,1960年毕业于苏联古勃金石油学院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回国后,长期在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大学(华东)任教。参与国家石油工业重大科技课题,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石油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被授予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我国石油物探技术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